雷尼替丁/枸橼酸铋

药品首页

药品详情

雷尼替丁/枸橼酸铋

药物别名:雷尼替丁枸橼酸铋、枸橼酸铋雷尼替丁、瑞倍

一级分类: 消化系统药物
二级分类: 制酸及胃黏膜保护药
药物别名: 雷尼替丁枸橼酸铋、枸橼酸铋雷尼替丁、瑞倍
药物剂型:
1.胶囊:0.35g;2.片剂:0.4g。
药理作用: 本药为抗消化性溃疡药,是由枸橼酸铋络合物与雷尼替丁形成的盐,具有雷尼替丁抑制胃酸分泌、铋盐抑制蛋白酶及保护黏膜、二者共同抑制HP的三种作用,比单独使用雷尼替丁或枸橼酸铋钾效果更佳。本药用于消化性溃疡(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治愈率可达80%以上,HP清除率可达20%以上;与克拉霉素等抗HP抗菌药物合用,可提高治愈率至90%以上,清除HP提高至85%以上,并可大幅度降低复发率。
药动学: 本药口服后雷尼替丁吸收良好,而铋吸收甚少。每天口服200~1600mg,连用28天,铋吸收可有所增加,但血药浓度仍较低,不产生铋毒性。铋盐主要由粪便排泄,雷尼替丁及其代谢物则主要由尿液排泄。
适应证: 1.用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2.与抗生素(如克拉霉素)合用以根除幽门螺菌(HP),降低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
禁忌证: 1.对雷尼替丁枸橼酸铋或其任何成分过敏者。2.重度肾功能损害者。3.孕妇、儿童、哺乳妇女禁用。
注意事项: 1.本药不宜长期大量服用。2.急性卟啉症病史者或肌酐清除率小于每分钟25ml者,不得用本药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
不良反应: 1.可出现肝功能(如ALT、AST)异常。2.偶有胃肠功能紊乱(如恶心、胃痛、腹部不适、腹泻及便秘)、头痛或关节痛等表现。3.罕见皮肤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或粒细胞减少。
用法用量: 口服给药:每次0.35~0.4g,每天2次,疗程不宜超过6周。
药物相应作用: 1.与弱酸或弱碱药物同用,通过其H2阻断作用可使胃液pH值增高,使弱酸性药物(如水杨酸类、巴比妥类药)解离度增大、吸收减少,而弱碱性药物(如麻黄碱)的吸收则增加。2.与对乙酰氨基酚、氨基比林氟烷合用时,因雷尼替丁可延缓胃排空而降低扑热息痛的吸收,故使后者药效推迟。3.大剂量使用本药会减慢氨基比林、对乙酰氨基酚、华法林、氟烷的代谢,升高其血药浓度,增强其药理活性(雷尼替丁能与细胞色素P450结合)。4.使主要经肝代谢的利多卡因、美托洛尔的代谢减慢、作用增强(雷尼替丁可减少肝血流)。5.与普萘洛尔、异博定、美西律等合用可增强后者作用(雷尼替丁能减慢心率)。6.与维生素B12合用可减少后者的吸收,长期合用会导致维生素B12缺乏。7.与普鲁卡因、N-乙酰普鲁卡因合用可减慢后两者的肾清除速率。8.与牛奶同时进服会干扰枸橼酸铋的作用。
专家点评: 本品为枸橼酸铋和雷尼替丁经化学合成的一种新型抗消化性溃疡药物。其溃疡愈合率比雷尼替丁明显增高,同样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溃疡愈合率与雷尼替丁相似。
Copyrights 2005-2017 导医网 版权所有